藏傳佛像是我們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銅佛像種類,在我們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隨著時代的發展及銅雕技術的不斷進步,生活中常見的銅佛像及各種人物雕塑和景觀雕塑等開始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同時隨著佛教在我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廣泛,所以生活中常見的銅佛像有各種藏族佛像及西方三圣像和如來佛像及文殊菩薩像等,都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那么大家對于生活中常見的藏傳佛像都有哪些認識呢?
藏傳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古象雄的王子幸饒彌沃如來佛祖(釋迦牟尼佛前世“白幢天子”的師父),為了救度眾生而慈悲傳教了“古象雄佛法” ,也就是 "雍仲本波佛法”(簡稱"本教"),“雍仲本教”是幸饒彌沃如來佛祖所傳的如來正法。雍仲本教的《甘珠爾》其實就是藏族一切歷史、宗教和文化的濫觴與源頭,是研究藏族古代文明的極其珍貴的資料,這也是任何藏文化研究者都無法繞過的一塊重要領域。2013年7月,“古象雄佛法”大藏經漢譯工程已經被列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重點科研課題。
從公元七世紀印度佛教傳入吐蕃以后,印度佛教與本波佛教之間各自互相吸收了許多對方的內容而各自得到了發展,因為印度佛教與本波佛教在信仰的本源上是完全一致的。印度佛教大量吸收了本波佛教的內容,使其能夠更深入地根植于當時的社會并逐漸發展成為了現代的“藏傳佛教”。
在藏傳佛教的教派中,不單單是寧瑪派,連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也都在運用著 “本教” 中的世間本教儀軌,包括、醫學、天文、歷算、招財、招壽、替身儀軌、煙供等等,“本教”僅僅在煙供、薈供、火供等方面的各種儀軌就超過了五百多涵,其內容也非常廣泛豐富。
我們現代藏民許許多多的習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時代所留傳下來的。比如藏民的婚喪嫁娶、天文歷算、醫學文學、歌舞繪畫、出行選宅、則選吉日、驅災除邪、卜算占卦等等在某種程度上也仍沿襲著本教的傳統。藏民還有許多獨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轉神山、拜神湖、撒風馬旗、懸掛五彩經幡、刻石頭經文、放置瑪尼堆(本教傳統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薩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瑪盤、酥油花甚至使用轉經筒等等,這些都是本教的遺俗。
藏傳佛教銅佛像的分類
一、祖師系
二、佛系(一般密宗的銅佛像在前;顯宗的銅佛像在后)
三、菩薩系
四、佛母系
五、羅漢系(藏傳佛教之中有十六羅漢)
六、護法神系
七、財寶天王系等。
在藏傳佛教銅佛像之中,祖師的地位較為尊貴;男女雙身像是藏傳佛教中特有的女神像憤忿也是藏銅佛像中明顯的特征。
以上就是對于生活中常見的藏傳佛像的一個簡介,我公司專業生產各種藏傳佛像,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藏傳佛像的知識,歡迎大家來電咨詢!